【春游江淮请您来】五柳甘泉沁稻香
来源:
安徽新闻网-安徽日报
2024-04-20 07:49:38
责编:
马菁
“东风吹暖柳枝柔,十里青山绕夹沟”,明永乐二年,状元曾棨赋诗盛赞夹沟风景,诗中的“十里青山”,位于今宿州市埇桥区大五柳风景名胜区,古称武里山区。近日,记者来到被誉为“皖北小江南”的“大五柳”,只见姹紫嫣红、绿柳含烟,最美人间四月天。
大五柳风景名胜区占地1000多亩,现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、安徽省风景名胜区,曾经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。传说隋末唐初诗人、古琴家王绩曾隐居于此,他效仿陶渊明,在院子里栽种了五棵柳树,起名“五柳园”。王绩在《新园旦坐》中写道:“松栽一当半,柳种五为名。独对三春酌,无人来共倾。”正是这首诗,给五柳留下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古符离(今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集镇)生活22年之久,他在一首诗中写道:“武里村花落复开,流沟山色应如故。”其中“武里”就是现在的五柳,“流沟”即今夹沟镇。
水,是大五柳风景名胜区的灵魂,景区内富含多处天然泉眼,龙泉、呵泉、珍珠泉……泉水涌聚成湖,奔流的甘甜湖水又孕育了山下的稻谷。
“‘一家煮饭十家香,十家煮饭香满庄’,说的就是闻名遐迩的夹沟香稻米。”夹沟镇文化站站长牛洪超指着涓涓山泉自豪地说,夹沟香稻米因其稻种珍异,“喝”的又是天然泉水,成熟后香味奇特,清朝嘉庆年间被列为御用贡米。
目前,夹沟镇香稻米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,品种也由过去单一的香糯米扩大到香粳、珍珠香、黑香、红香、绿香等六大系列十余个品种,亩产高达500多公斤。不仅被列为“安徽省名特产品”,更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特色产业。
“我们村共流转200亩土地,主要用作香稻米种植、销售及农旅体验项目。”夹沟镇镇头村党总支副书记吴则红介绍,去年,合作社共有约5万公斤香稻米入仓,实现收益50余万元,同时带动村民就地就近就业30余人,群众收入稳定增长。(本报记者 张玉芳)
24小时新闻排行